其實原本想買Mach-E,但有幾個問題 - 之前預售公開售價超貴,貴到XX,Premium你貴個Y LR個5~10萬我覺得OK 但就算現在降價後也還是比Y貴了15萬以上,我覺得不太行 況且這台是你台福想省CAFE點數的,結果開這鳥價 - 去美國出差的時候摸過那個車機,尤其是在車輛設定的業面都會有個0.5~1s的卡頓 有點類似三星的S-lag,偏偏這台車設定又超多,操作起來有點不耐XD - 大螢幕很大沒錯,但他是直立的外加沒設計往駕駛傾斜 所以右下區塊駕駛在正常駕駛姿勢下幾乎看不到,有點好笑 - 台福寧願把車去借給媒體和網紅,發表以後到正式上市只有一次巡迴展出 停留時間短暫,還不是每個營業所都有,搞得好像網紅和媒體都會買一台一樣XD - 福特展間真的....有點淒涼+悲情,在蒼白的福特展間買一台接近250萬的車子 我不知道是消費者淒涼還是台福淒涼,反觀Volvo.................. 那這台XC40其實就是油電共用平台,不過傳動軸空間還塞電池也蠻有趣 說真的啦,規格上沒一處可以贏Y 空間小、能耗輸、加速大概差不多、軟體被屌打、功能也被屌打 贏的部位都比較抽象且接近個人感受 行駛質感、內裝氛圍、材質使用、組裝品質、音響、外型、展間/保養廠服務 簡單來說,錢都花在紙面上看不到的地方,CP值被輾壓 上面有品牌價值更高的iX1,EQA,下面有CP值更高的Y和韓車 簡單講就是盤子買中國吉利汽車 不過是這樣,還是有些優點,也是單純個人感受 - 個人在市區通勤塞車的時候,BEV的不耐感比傳統ICE低很多,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(個人擁有過的車輛: 福特柴佛神車=>8+9美規神車W204=>8+9總代理W205) - 加速真的快,沒啥激情的加速可是快到靠杯,4.9秒(實測其實摸到4.8秒過) 超車真的是不拖泥帶水,但沒有啥降檔跟高轉的聲音,感覺上就慢了 甚至體感比小黃T牌油電CVT系列還慢,那個引擎嘶吼聲差太多了 - 其實Google語音還蠻好用的,前提是講英文,但Google你瞎講它也聽得懂 像是空調溫度風扇大小都直接嘴砲控制,我是覺得沒很尷尬啦 - 剎車比想像中還線性,調教得非常好,蠻訝異的 - 行車品質和隔音以小型車而言還算OK啦,跟堆料仔韓車還是有差 運動性能其實不差,底盤也很穩定,但懸吊似乎就是油車直接沿用頂多調硬一點 一開始開的信心度不高,畢竟我以前的車底盤原廠就非常低... 但四驅+體質其實極限很高,400+hp配上60kgm以上的扭力+短軸距 老實說這樣的配置跟我對Volvo的印象完全不同,這也是當初選擇之一 之前試開過的V60之類,也不是說特別慢,但就模模糊糊帶點遲) 喔不過說回來這台麋鹿測試比Mach-E好上不少 缺點也是不少 - 後座椅面很短,但對我來說不太重要,就小型CUV - 空間被Y屌打到另外一個世界,不過就算連油車算進來空間比Y好的也沒幾台 - 原廠配胎很鳥,馬牌EC路感模糊抓地力也是普普通通 - Android Automotive感覺很威對吧? 其實目前開放的App很少...連Apple Music都無 聽說會"慢慢"開放,但不知道會多慢XD 不過老歪有人破解用內測Beta版配上Polestar的SDK可以直接在GooglePlay下載XD - 底盤極限高但懸吊很軟,Polestar 2同平台但調教上似乎好很多 不知道Polestar 2歐老師那套能不能直上就是 - 振動問題一直都有,目前95~110之間有個奇怪的方向盤振動,程度每台車不一 但只要過了那個時速區段,就會回復正常,每個人振動產生的時速也不同 瑞典吉利原廠查了一年多了,不知道是真的很難查還是成本太高在找省錢解法 聽老外說是前傳動軸問題,有乳摸說吉利原廠正在設計新款前傳動軸 不過23年式和24年式都有這個小問題 - 胎壓沒數值...都2023年了怎麼還有人用沒數值的原廠胎壓? - 環景被台灣保時捷屌打,不過就堪用 - P8電耗真的也是被Y輾壓,車身的空氣力學沒Y好,三電系統似乎也輸給Y 台北市區順順上下班來回各15km,大概就是5.5km/kwh - 電門沒有Tesla激進,起步要踩很深才能彈出去...然後電耗還沒別人好 結論: 注重CP值買Y,注重品牌買iX1 至於V牌聽說很驚人的後勤費用,BEV應該是還好 畢竟這台車3000進廠檢查後,下一次都不知道要多久才進去了 不過整體來說還算滿意,不用被強制OPD也不錯 反正我開起來OPD和傳統油車模式能耗其實差不多 大概就是這樣吧 要注意是電車價格很硬,以前油車隨便砍都10%起跳甚至砍20%的電車幾乎沒辦法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www.ptt-site.org.tw), 來自: 136.226.240.114 (臺灣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-site.org.tw/car/M.1698886962.A.A1F
kurenai1988 : 我剛訂,23/24 價格有鬆動,希望快點有露營模式 11/02 09:07
toasl : ice是什麼呢 11/02 09:07
alittleghost: 特除外,非特電車V牌國外也賣不好,但台灣人很買單 11/02 09:08
dslite : 車高是正suv 11/02 09:16
mingdao : http://i.imgur.com/xOUb3yd.jpg 11/02 09:28
cir72: 包養網到底在紅什麼? 11/02 09:28
mingdao : 台灣人真的很買單啊 蠻特別的 11/02 09:29
qqq12380 : 中國吉利沃爾沃 不意外 11/02 09:35
H2 : 因為台灣車市可以選的BEV就這些啊,Volvo就有歐系 11/02 09:36
H2 : 內裝,質感好,但比雙B實惠,車格大小也適中。要不 11/02 09:37
H2 : 然福斯BEV又沒東西給你買 11/02 09:37
ATrain: 有人被包養 11/02 09:37
lafeyo523 : 樣嘴砲控制感覺可以彌補實體按鍵少 11/02 09:37
H2 : 如果鎖定BEV的話,市場看一圈就發現台灣選擇不多了 11/02 09:38
lafeyo523 : 調教上似乎有被刻意留出給polestar的市場區隔 11/02 09:39
simlin : 5.5的電耗有點威 我一度大概都4.2而已 11/02 09:54
dslite : 4.2不是modelx才會… 11/02 09:58
grado0802: 求包養...管飽就好XD 11/02 09:58
mingdao : volvo蠻可惜的 北極星起步的很早 11/02 10:44
mingdao : 沒想到最後端不出什麼好菜 整個被韓國幹掉 11/02 10:45
lll156k1529 : 現在油車也砍不到10%了 電車大家都跟特斯拉的潮流 11/02 10:54
lll156k1529 : 訂價儘量低但沒什麼折價 11/02 10:55
lll156k1529 : 特斯拉其實是MPV設計 又特別寬 空間同級沒得比 11/02 10:55
smilejin: 阿姨!我不想努力了(求包養) 11/02 10:55
lll156k1529 : 你可以開到2026再來試試BMW Neue Klasse純電3系XD 11/02 10:55
zzahoward : 其實我很想找Wagon或Polestar 2車型 結果都沒有 11/02 11:38
lll156k1529 : 純電Wagon台灣最快上市的車就i5 Touring 11/02 12:23
lll156k1529 : 但也要一年後 Polestar 2車格特別沒什麼對手 11/02 12:23
Killercat : 不過Volvo跟BMW算是很注重ICE/BEV感受相同的車廠 11/02 12:25
qusekii: 有沒有富二代要包養 11/02 12:25
Killercat : 他們刻意有把這種感受坐進去 油門反應等等都是 11/02 12:25
Killercat : 所以電門踩深一點才噴出去也是基於相同考慮 11/02 12:25
Killercat : 純電wagon其實台灣有啦 就Taycan CT XD 11/02 12:27
Killercat : 只是這價格實在太美麗 先不要 XD 11/02 12:27
aggressorX : 電門踩深才噴出去是故意lag的意思嗎 開ix真的覺得 11/02 12:35
Y949731: 身邊有朋友被包養 11/02 12:35
aggressorX : 超瞎 起步到底在延遲什麼 11/02 12:35
lll156k1529 : 對耶 我腦袋自動把Taycan帶入跑車格 沒想到XD 11/02 12:35
lll156k1529 : 大多數車廠的電車還是追求開起來像油車的平順感 11/02 12:35
hanchueh : Model S 的空間其實已經是wagon等級 11/02 12:54
HeartBreaker: 我看xc40 recharge的評價普遍還不錯 11/02 13:00
T730733: 亞洲最大包養平台上線了 11/02 13:00
StarburyX : 真的追求油車的感覺 那就買油車就好啦XD 11/02 13:02
StarburyX : 會買電車就代表容易接受新事物 11/02 13:03
StarburyX : 傳統車廠都要刻意保留油車的感受 11/02 13:04
StarburyX : 中國新創車廠跟特斯拉就沒這些包袱 11/02 13:04
kurenai1988 : 但 model s就不是 wagon 11/02 13:32
FireStation: 這個包養網正妹好多 是真的嗎 11/02 13:32
Killercat : wagon是有定義的(轎車車格+D柱) 11/02 13:32
Killercat : iX那個不是起步延遲,是做得不太像的turbo lag XD 11/02 13:36
Killercat : 他不會像正常TL一樣有種撞一下背的感覺 11/02 13:36
Killercat : 不過這設計滿沒必要的,之前我記得忘了哪看到,他們 11/02 13:37
Killercat : 有特別介紹電門設計為什麼不做的線性 11/02 13:37
Thobel: 真的有這麼多人在找包養 11/02 13:37
Killercat : 主要原因就是提供車主「與前車一致且順暢的體驗」 11/02 13:38
Killercat : 這我實在無法分辨是「豪華車廠的體貼」還是想太多 11/02 13:39
zzahoward : Volvo那個沒Lag 但就是很溫吞的起步 11/02 13:50
zzahoward : 不像是一台400hp配大扭力變態車的彈射這樣 11/02 13:51
Killercat : 其實背後邏輯是一樣的 就是特地做一套非線性邏輯 11/02 13:52
Reji: 有人可以分析一下包養平台的差異嗎 11/02 13:52
Killercat : 其實這樣反而開起來不太舒服(我有試駕過iX) 11/02 13:53
hanchueh : 所以wagon只是要那個靈車車型 而不是實際空間? 11/02 15:34
Infinair : 定價高再給你多折扣跟直接低定價根本一樣意思,只是 11/02 16:36
Infinair : 感覺上有差而已 11/02 16:36
Killercat : 誰跟你靈車車型 水準都浮在文字上了 11/02 16:37
Hathael: 那個包養網人最多XD 11/02 16:37
hanchueh : 靈車車型怎麼會有什麼水準問題 客觀描述形狀而已 11/02 16:41
Killercat : 你跟人講Taycan CT或者A6 Avant靈車看會不會被笑死 11/02 16:41
Killercat : 要看靈車去殯儀館看 差那麼多 11/02 16:42
sergei3247 : 等牽車之後, 就會發現小毛病一堆, 煩不勝煩,原廠 11/02 17:18
sergei3247 : 維修根本雞肋死要錢 11/02 17:18
yovroc: 我妹上包養網被我發現= = 11/02 17:18
zzahoward : 電車我是想不到什麼毛病XD 組裝公差? 11/02 17:20
hanchueh : Taycan CT空間超級小 它只是恢復一般轎車空間 11/02 19:18
hanchueh : A6 Avant 是很帥的靈車沒錯 11/02 19:18
a1280547 : 我快笑死 空間夠就是Wagon?那發財車也Wagon啊 11/02 19:40
a1280547 : 遊覽車就超巨大Wagon??副教你也太好笑了吧 11/02 19:40
helgalie: 隔壁桌的人竟然在討論包養... 11/02 19:40
hanchueh : 同樣是轎跑 11/02 22:07
Richun : wagon不是轎跑,美國幾乎沒有的東西就缺乏理解了嗎? 11/03 01:49
Richun : Volvo的V60有過傳動軸問題,冷氣也有通病的樣子,不 11/03 01:50
Richun : 是少了引擎跟變速箱就不用修,還有很多小地方能壞XD 11/03 01:5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