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分享一下2022年底購入Tesla Model 3的考量。 之前在版上發過文,那時是住在美國北加內陸小鎮。大概五年前有提到入手了一台 Honda Pilot。 時間轉到2022年8月,那時開始一個新工作,地點在灣區,通常是要on-site。 因為上班地點離我家裡大概90英哩,不塞車的情況下應該是1.5小時車程。 但因為幾乎是一定塞車,所以在灣區一開始也租了一個住處。 從租的住處到公司,上下班時間通常是單程40分鐘上下。 然後週五傍晚下班開車90英哩的路,通常得塞車開3個小時左右(也有幾次要開到 3個半小時接近4小時)。 一開始第一個月試著開家裡的Honda Pilot,就週末從灣區開回家,週一開回去灣區上班, 週間自灣區租房處與公司之間開車上下班,這樣下來那時(2022年8月)的油錢,大概是每 週一桶油100美金。 估計一年的油錢若開這台大車,至少要5200美金。 所以那時就是擋一下,已經決定要另外買一台車來上下班。 美國那時雖然已經算是一般沒有人在乎疫情,但是疫情間的缺晶片缺車情況,在去年8月 時還是蠻嚴重的。所以我要買一部代步車時遇到一些困難。 我在版上分享過買Honda Pilot的經驗,自認通常算是有耐心去跟dealer交手談價錢。 因為那時家裡還有一台2001年份的Camry,所以Pilot開了一個月後就是換開Camry,原本 計畫開Camry慢慢等新車入手,就沒有急著入手新車的壓力,比較不會被貴到。 那時天真的以為我只要跟dealer訂車,願意慢慢等即可。因為加州油價實在漲很多, 加上中間有幾年在台灣也擁有 Prius蠻多年(開了10年20萬公里),體驗也蠻好,所以考慮 預算的關係,就還是鎖定Honda Accord Hybrid 之類的級距的油電車,預算是 out-of-pocket 3.5萬美金。 但是要買車時發現,Toyota或是Honda的較大眾化的油電車都很難訂,很多dealers都 抬價有dealer mark-up好幾千美金,就算訂了也不是很確定是否或會如期交車。 我實在是不爽被經銷商加價,個人不覺得Toyota或是Honda這類車有加好幾千美金買的 價值。 所以開始考慮是否要改買純電車。 考量點1 - 充電:公司有提供每日4.5個小時免費慢充充電。我估計只要一週去公司三次, 就可以cover在灣區上下班,以及週末開回家所需的電量。我只要自己在家充夠電回灣區 的單程電量即可。 考量點2 - Mark-up 以及退稅:Tesla至少沒有dealer mark-up的問題,就官網訂車, 要漲較跌就公司統一,相對感覺比較好。然後那時有消息說2023年Tesla的部份車應該 又可以符合拿聯邦退稅7500美金的消息,算是有可能再減少一些負擔。 考量點3 - Auto pilot:上面提到每個週五下班回家通常得要開3個多小時,常常是 一大段一大段的塞車,每次開回家都很累 (雖然我們的 Honda Pilot也有車道置中和跟車), 預計訂了新車應該也會有Level 2,但跟一些有Tesla的朋友討論和網上爬文,大致結論是 Tesla 的Auto pilo應該是目前Level 2數一數二好的,可以大幅減少塞車時駕駛的疲累感 。 考量點4 - Car pool:我常開的高速公路,有不小段的共乘專用車道,通常是要2人或3人 以上才能開。我上下班或是週末回家都是一個人開,所以無法用。但是換了電車, 可以申請一個人開時使用這些共乘車道(可以用幾年)。 綜合以上大致考量,那時訂一台Model 3 標準版大概 out-of-door會要接近5萬美金 (尚未算進7500美金 discount,後來年底趕12/31去Fremont工廠交車,拿那原廠給的 7500美金折扣,又是另一個故事了),多出原本購車預算1.5萬美金,若是油錢 我估原本一年要3000美金,改成電車後可能只要開5年即可攤回車價增加的部份。 所以就買了Model 3 標準版,就最陽春的版本,加上選藍色多1000美金。 2022年12/31在Fremont工廠交車,符合直接有Tesla 給的7500美金的折扣,還有送1萬英哩 免費超充。 開到目前大約1.5萬英哩,大致OK,也符合當初預期的上述四個考量,省油錢,和優秀的 auto pilot以及單人使用共乘車道,大幅減少塞車駕駛疲憊感。 開了這幾個月下來,我本身並不喜歡Model 3 的外型,厚唇蠻醜的,內裝過度陽春, 儀表太過簡約(幾乎全部用中控螢幕來操縱實在不方便,至少要給個冷氣單獨的開關和 方向調整吧),車色選擇太少(個人偏好銀色),還有保險蠻貴的。 不過。理性的考量下,這台Model 3就是最符合我目前預算和使用需求的選擇囉。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www.ptt-site.org.tw), 來自: 73.151.30.177 (美國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-site.org.tw/car/M.1698477730.A.8F6
chenming867 : 美國很小台灣很大 10/28 15:35
hanchueh : 美國很小 台灣很大 10/28 16:22
hanchueh : 我也開過2003 Honda Pilot 當時是好車 10/28 16:23
leutk : 不喜歡的點很合理 反觀有些只會瞎說的 10/28 16:24
pm2001 : 可以免費充電又有足夠的充電時間 這有甚麼好挑的 10/28 16:36
Muzaffer: 有錢人為啥都想包養 10/28 16:36
babyMclaren : 我在台灣一天也要開3個多小時 10/28 17:30
babyMclaren : 換有lvl2 電車真的省力很多 10/28 17:30
kazami : 推分享~ 10/28 17:58
joiedevivre : 講美國很小好像是一種反諷 但實際在美國超充的經驗 10/28 18:36
joiedevivre : 排隊的機率是比台灣小太多 經常是只有一兩台在充 10/28 18:36
MIJice: 有人被洋鬼子包養過嗎 10/28 18:36
joiedevivre : 就這層意義 美國超充其實是更方便 10/28 18:36
hanchueh : 台灣也只剩服務區在排隊了 10/28 18:41
hanchueh : 而且那還是因為政府限定蓋6個位子 10/28 18:42
hanchueh : 像特斯拉嘉義超充就直接來17個充電位 10/28 18:42
hanchueh : 台北市週六晚上18:45 都沒排隊 10/28 18:44
SpyTime: 到底要多有錢才會想包養 10/28 18:44
hanchueh : https://i.imgur.com/dw4N82d.jpg 10/28 18:44